众所周知:
胎牛血清主要运用于细胞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zui为重要的就是保证培养不受污染,有时候需要一定的灭活处理。在对胎牛血清灭活这个问题中很多人存在不同的见解。
热灭活目的是为了去除血清中补体等对热敏感的物质,在对补体灭活以外,还可去除血清中的支原体的污染。常规灭活建议的温度在45℃到62℃之间,而时间则从15分钟到60分钟不等,其中*常用的就是56℃热处理30分钟。现在好像不主张热灭活,热灭活经常给血清产品带来负面影响,对血清的加热经常导致血清中沉淀的产生,此外,有研究结果证实热灭活步骤减弱了胎牛血清和小牛血清对细胞的促粘附作用。
处理步骤
1.选用与血清瓶同规格的对照瓶一个。
2.对照瓶内放入与血清等体积的水。
3.温度预试
4.血清灭活:血清瓶与带温度计的对照瓶一齐放入水浴箱中,待温度计所示温度上升至56℃时,定时30分钟。
5.大瓶血清灭活后,进行分装,在-20到-70℃保存。
那么胎牛血清是否需要热灭活
灭活一派认为,胎牛血清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有细菌残留很容易造成培养样本的污染;非灭活一派认为,在对胎牛血清进行灭活的时候稍微操作不当很容易将血清中的营养物质杀死,反而对实验没有益处,只要选择质量信得过的厂家的产品,没有灭活的胎牛血清也是非常好的。
经实验显示,经过正确处理的热灭活血清,对大多数的细胞而言是不需要的。经此处理过的血清对细胞的生长只有微小的促进,或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甚至通常因为高温处理影响了血清的质量,而造成细胞生长速率的降低。而经过热处理的血清,沉淀物的形成会显著的增多,这些沉淀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像是“小黑点”,常常会让研究者误以为是血清遭受污染,而把血清放在37℃环境中,又会使此沉淀物更增多,使研究者误认为是微生物的分裂扩增。若非必须,可以不需要做热处理这一步。不但节省时间,更确保血清的质量。